2018-07-09 16:36
小弈编译
王勇最近很焦虑,他在天津市王庆坨镇的自行车厂今年生意十分惨淡,按照当地自行车行业往年的行情,现在的7月到9月应该正是旺季,他的月出货量能达到5000辆左右。而今年,勉强维持在1000辆都有困难。
42岁的王勇从业超过15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但凡有一线生机,都不愿意放弃所从事的行业。虽然王勇还在坚持,但整个王庆坨镇的2018年,在共享单车风口消退后显得不够景气。镇上已经有至少几十家自行车相关企业停工或倒闭了,其余还在坚持的,也或多或少也都像王勇一样,为自己的生计焦虑着。
王庆坨镇,这个有着“中国自行车第一镇”之称的小镇,坐落在天津市区以西40余公里处,常住人口约4万,自行车产业是王庆坨镇的支柱产业。从2016年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到2017年上半年各家共享单车企业疯狂圈地扩张,各种大单陆续飞入天津、飞到王庆坨,十足地给当地自行车行业打了一针鸡血。去年上半年,全国各大共享单车平台都在跑马圈地,急需补充“弹药”,菅顺启的工厂在那时接下了代工摩拜单车叉架的订单。
然而,共享单车普及后,针对消费者的普通自行车产品,已经很难再有大的销量。虽然王勇还在坚持,但整个王庆坨镇的2018年,在共享单车风口消退后显得不够景气。王庆坨镇像他一样的工厂出现的销量下滑,可谓“断崖式”的。
“你随便大街上扫一辆车,还送你红包,谁还买车啊?”
但是王勇觉得,被共享单车提前释放的市场需求需要三年时间来缓和。如果现在共享单车平台不再继续投放单车,三年后这批车报废,自己针对普通消费者的通勤自行车就会重新获得市场。而如果三年后共享单车平台重新下单造车,王庆坨镇以及自己或许也能再获得机会。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