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1 16:26
小弈编译
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会官网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的田家炳博士于7月10日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为使田先生之各方友好人士向他缅怀追思,家人将为田先生举行追思会。讣告还特别声明,田先生之葬礼只供家人出席。
田家炳1919年生于广东大埔,早年于南洋创业;1958年举家移居香港,凭着坚毅精神及辛勤耕耘,创办化工实业,为业界翘楚。
1982年,本着“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的中华传统美德,捐资创办田家炳基金会,专事捐办教育、医疗、交通、文娱等公益事业。
早在1993年9月,鉴于田家炳的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决定将该台1965年12月20日发现的、国际编号第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捐助教育事业以来,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他也因此被称为“百校之父”。
同时,田家炳基金会还在海外3所大学设立奖学金支持华人学生就读,在教育之外捐赠医院29所、桥梁及道路近130座,其他民生项目200多个。
他常说:“生为中国人,首先学好中国文化,才能继承祖先的优秀文化传统。”正因为有这样的情结,在所有捐赠中,他最重教育,而在教育中,他最重师范与中学。
他的五子四女,一律先进中文学校学习,接受正统中文教育,之后才会送到美、加去读大学,以适应今天世界形势的需要。
一笔就是几百万、几千万向外捐的田家炳,在香港,过着堪称清贫的生活。出门住酒店,他都要自带肥皂,因为怕“用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很浪费”;外出吃饭,他只要一杯清水,不喝饮料。听田老的助手说,他的生活非常俭朴,比如到台湾出差,田老总是住青年旅社,名义上是离公园近好散步,其实也是为了节俭。
田家炳在香港获得过“感动香港十大人物”“爱心奖”等奖项,被授予香港特区政府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日对田家炳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并代表特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林郑月娥说,田家炳是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一生致力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令人景仰,对其辞世深感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