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养心殿正式启动大修!它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2018-09-04 11:17

小弈编译

3日下午,“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修缮开工仪式”在养心门前举行。

预计在2020年故宫600岁“生日”时,这一在热播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中作为帝王寝宫频频亮相的“网红”宫殿,将以原状陈列的方式重新开放。

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沿革?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六月,万历二十二年曾进行修葺。

养心殿与军机处、御膳房组成完整的功能群体,是清代紫禁城使用率最高、修缮最为频繁的建筑群。

养心殿更取代内廷乾清宫的地位,成为清代宫廷政治活动的中心,见证了清代历次内政外交、帝王崩逝、权力易主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清朝满汉合一的政治心脏。

跨过乾清门,就从故宫的前朝走到了皇室生活起居的内廷。

清初沿用明代养心殿,顺治朝曾做为皇帝的寝宫之一。

自雍正元年,养心殿成为了皇帝的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

1861年,清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太后依靠辛酉政变夺取政权,与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

d06d72607203c019d04386d4b21b3a7a.jpg

修缮工程具体如何进行?

从2002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启动了“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这是自1911年以来100余年间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次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被称为“世纪大修”。

自此,在经过两年多的文物记录、撤陈,文物残损病害的修复,古建筑勘察测绘、匠人培训选拔等工作后,养心殿正式启动大修。而四项研究性保护项目属于“世纪大修”的最后一部分。

此次修缮,故宫博物院将始终坚持“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在修缮过程中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传承”的三大原则。

比如,在修缮过程中,将对养心殿各类古建筑的空间特征、材料、结构、构造、历史文献、营造技艺进行完整记录、系统研究和科学修复。

另一方面,还将通过专业的古建筑修缮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使修缮工作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利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科学真实地揭示古建筑历史信息,并严格以历史信息为修缮依据,对建筑进行病害去除和结构加固。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项目目标是既要减少对古建筑不必要的扰动,又要保持该建筑完整和健康的状态;既要满足对外开放的要求,又要使建筑的历史性、真实性得到充分体现。

单霁翔介绍,故宫正在策划实施另一条东西向原状陈列轴线,即以乾清宫为中心,向东有毓庆宫、奉先殿、宁寿宫,向西有养心殿、慈宁宫、寿康宫。

为了按照故宫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修缮,工匠都经过了故宫老师傅的专门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f6976d67-e3f0-4055-8112-2009864c909d.jpg

故宫养心殿3日正式进入大修实施阶段。

根据养心殿区域现状和保护计划,修缮内容包括遵义门内的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3座文物建筑及其附属的琉璃门、木照壁等。

故宫古建部副研究馆员徐超英介绍,修缮宫殿时取出“镇宅”的宝匣、工程完工后再放回原地是惯例,但有彩绘的宝匣是第一次见,其他宝匣多为素面的铜、锡、木匣。

此次请出的宝匣处于封闭状态,接下来会送至故宫的文保科技处进一步处理。

现场请出的宝匣是锡制,扁方形,其上可见青龙彩绘,标注年款显示“嘉庆六年”。

据悉,目前已在故宫的太和殿、保和殿、武英殿、储秀宫、翊坤宫、奉先殿、西华门等近30处宫殿建筑中发现了镇物宝匣,起镇邪避邪之功用。

其内的一般镇物包括五金、五谷、五色线、药味等物品。

据悉,养心殿保存有室内陈设1890件,其中书画类文物194件、纺织品类文物304件、金属类文物600余件、钟表类文物23件等,此外,殿外还有18件金属类文物、2件石质类文物、古树名木15棵,几乎囊括了所有故宫遗产要素的类别。

养心殿主体是明代官式建筑的遗存,装修则引入了满族炕上文化,并利用西方传入的绘画,开创清廷独有的艺术形式——“通景画”,这些都将呈现在观众眼前。

养心殿修缮后有哪些看点?

养心殿重新开放后将忠实还原历史场景,开放范围将从过去的30%扩大到80%以上,观众可以进入原状陈列的室内有序进行参观,观赏建筑、环境和艺术品,感受皇帝起居工作与历史氛围。

此次修缮范围占地面积约77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40平方米。

观后感

已有0人参与

0票 0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