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6 17:41
小弈编译
北约29个成员国以及瑞典、芬兰两个伙伴国25日开始演习,将持续至11月7日,涉及海、陆、空和网络作战,覆盖挪威部分地区、北大西洋、波罗的海以及芬兰和瑞典领空。规模为1991年“冷战”结束以来最大。
分析人士认为,从演习时机、地点和内容来看,此次军演体现了北约自乌克兰危机以来确立的战略重点,即提高军队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震慑和防范可能来自俄罗斯的威胁。此外,军演还反映出北约对于北极地区的战略考量。
北约官员介绍,军演主要模拟一个北约成员国遭到敌方入侵,北约其他成员国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集体防御条款,快速提供军事援助,阻击并击退来犯之敌。
北约此次高调军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配合美国在北大西洋地区的军力调整和战略部署,向美国证明北约的军事价值,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屡次抛出的“北约无用论”。
参演装备包括约150架战机、65艘军舰和大量各类战车,演习地点主要是挪威中部和东部以及周边的北大西洋和波罗的海海域。根据北约官网,此次军演名为“三叉戟接点”,约有5万名士兵参加,分别来自北约29个成员国以及瑞典、芬兰两个伙伴国。
北约方面宣称,此次军演属于“防御性质”,核心演习区域距离俄罗斯边境约1000公里,“俄罗斯没有理由感到威胁”。
俄罗斯近年来不断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引起北约方面强烈担忧,尤其是成员国挪威。
演习将检验北约自克里米亚2014年脱离乌克兰、并入俄罗斯以来,为应对俄方“新态势”而发展的快速反应能力。
这名挪威前首相说,“近年来,欧洲安全环境显著恶化”,促使北约集体防御作出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调整和适应”。
美国此次决定派“哈里·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参加北约军演,一是出于自身战略调整的考虑,为重新组建的第二舰队打前阵;二是肯定北约发挥的支撑和配合作用,期望盟友投入更多军事资源。
冷战时期,北极地区对于北约来说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随着苏联解体,北约大幅减少了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包括撤离军队、关闭基地和减少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