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11:35
小弈编译
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23时59分,美国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的制裁正式生效。
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制裁伊朗逾700名个人和实体、飞机和船只;制裁50家伊朗银行及其子公司,包括伊朗国家银行;制裁伊朗航空,包括其拥有的67架飞机;制裁伊朗能源和运输领域的逾200名个人和船只。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将暂时允许八个地区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也就是获得伊朗原油进口豁免),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印度、韩国、日本、希腊、意大利和土耳其。
虽然给予豁免,但美国期望这些地区未来几个月持续减少对伊朗进口石油。
蓬佩奥还表示,20多个国家已减少了自伊朗石油进口,一共减少了100多万桶。
11月2日,就在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伊朗实施第二阶段制裁后,特朗普就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寒冬将至”的桥段,在推特上发了一张“制裁将至”的照片。
他还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在未达成令他满意的新协议之前,美国对伊朗的新制裁将一直有效。
伊朗外交部2日发表声明称,美国的制裁是在对伊朗发动“心理战”,“伊朗并不会被吓倒”,伊朗有能力在任何环境下管理好本国经济,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与当年相比,伊朗已经做了充分得多的准备,“要封锁伊朗原油出口,美国要填补的漏洞太多了”。
伊朗是全球前十大原油出口国,2017年的原油出口占到全球原油出口总量的5%。
美国政府今年5月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8月7日恢复对伊朗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制裁,定于11月5日重启对伊朗能源、航运和中央银行对外交易等领域的制裁。
自今年5月以来,欧洲大型企业纷纷撤离伊朗,里亚尔兑美元贬值过半,且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3月认为,伊朗今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4%,但其10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却表示,伊朗经济将进入连续两年的衰退,预计2018年收缩1.5%,并在2019年收缩3.6%。
因美国表示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投资者担忧供应过剩,上周国际原油收跌并连续录得四周连跌趋势: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06美元或0.1%,报每桶72.83美元;美国原油收跌0.55美元或0.9%,报每桶63.14美元。
如今,新一轮反美情绪正在伊朗国内发酵。
在美国对伊“史上最严制裁”生效前夕,当地时间11月4日,几千名伊朗民众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旧址前举行反美集会,纪念占领美使馆39周年,规模超过以往。
此前,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伊朗学生冲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押馆内美方外交人员长达444天。
11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对美方的决定表示遗憾,我们也注意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的做法。当前形势下,我们希望相关各方都能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履行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