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5 11:26
筱筱编译
Verizon收购雅虎,雅虎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将离职。
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周二宣布其完成了对雅虎核心网络业务的收购,交易价44.8亿美元,雅虎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将离职,她将获得价值逾2300万美元的巨额离职补偿金。
而雅虎财经在内的资产将与AOL旗下《赫芬顿邮报》等品牌合并,成为一家名为Oath的公司。该公司由美国在线前CEO Tim Armstrong领导,旗下将包括逾50家媒体和科技品牌。而雅虎剩余资产会更名为“Altaba”。
难怪一些专家不无夸张地说:“Internet有朝一日将改变整个世界,但若没有YAHOO!,恐怕连门还摸不着呢。”
Internet摸到门了,正在改变着世界。先驱者雅虎,却迷路了。
1997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个学生,搞了一个叫“BackRub(网络爬虫)”的研究项目,想要以100万美元卖给雅虎,这就是Google的雏形。
高冷的雅虎却无动于衷,到了2002年,雅虎幡然悔悟,开始认真考虑收购Google,才发现已经买不起了。
今天,Google的市值是5000亿美元。
2006年,雅虎报价10亿美元准备收购Facebook。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投资者几乎同意了这个交易。
当时正值Facebook内忧外困,雅虎便趁火打劫,在最后关头砍价至8.5亿美元,倍感羞辱的扎克伯格,在董事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撕烂雅虎递交的协议书。
过了几个月,雅虎又提出1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收购价,被Facebook拒绝。今天,Facebook的市值是3000亿美元。
扎克伯格
2008年2月1日,微软开出450亿美元的高价,溢价60%,向雅虎抛出橄榄枝,希望通过两者的联姻,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线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雅虎却认为报价低估了雅虎的市值。
3个月后,微软又将报价提高到了500亿美元,不过依旧被后者拒之门外。错失了这次高价卖身的机会,雅虎犹如货架上的打折商品,无奈地等待着讨价还价,煎熬地期待着买家光临。
2016年7月25日,美国通讯巨头Verizon宣布以48.3亿美元收购雅虎。对于曾经的互联网巨人来说,这个结局更像是一场羞辱。48亿美元的售价还不到巅峰时期千亿估值的一个零头。
与雅虎同年上线的亚马逊,始终保持稳步上升,成为市值仅次于苹果、谷歌、微软的科技圈第四强。
只比雅虎年轻两岁的谷歌,在走过18年历史之后,依然处于持续上升通道。
三、雅虎为什么就翻车了呢?
1、迷失在产业更替中
仅仅错过搜索引擎,并不致命。致命的是,雅虎在电商、视频、社交网络、游戏、微博等兴起的时代也鲜有建树,导致其地位日益边缘化。
2012年,“硅谷女神”玛丽莎·梅耶尔出任雅虎CEO,先后收购了50多家公司,涉及社交网站、轻博客、视频、游戏、电话会议系统等领域。
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
结果,不少公司在被收购后不久便关停了业务或逐渐消失,雅虎因此被称为“创业公司杀手”。
2、大公司病上身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雅虎官僚作风日盛,造成组织资源的大量浪费。
迄今为止,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公司基本都是创始人主导,唯独雅虎是职业经理人主导。
更加奇葩的是,雅虎22年换了7任CEO,最长的任期6年,短的仅4个月就被董事会赶下台。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雅虎却在管理层频繁的变动与更迭中,摩擦内耗、左右摇摆,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走向衰落。
原本可以成为Google、Facebook的“爸爸”,或者微软的“儿子”,最后却像“孙子”一样被贱卖,沦为互联网浪潮的“弃子”。
四、雅虎之败,时也,命也?
有人说,杨致远是个成功者,曾几何时,上雅虎网站几乎成了上网的代名词;有人说,一百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人,那么这两个人就是是杨致远和费罗;二十年后,这个“曾经的先行者”终于要结束自己的风光。
雅虎倒下了,我们不用太过悲伤。毕竟,柯达、诺基亚,也是这样倒下的。毕竟,时代的新浪潮,总是要踩着几块鹅卵石,继续向前奔涌。
雅虎的倒下,之于我们个体的意义,不是少了一个浏览新闻的网站,而是提出了一个命题:企业或个人,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被淘汰?
当今之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财富急剧积累、国家蒸蒸日上……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大变局”的亲历者甚至是推动者。
本文转自:途小样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