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让人哭笑不得的中国共享经济

2017-07-15 08:28

刘CC编译

不知道共享经济这把火烧死了多少创业者和投资人。

共享经济大行其道,其中也不乏唱衰者,之前国民老公思聪就曾在微博上公开喊话陈欧,在微博中发帖说:“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但也依旧没有挡住前赴后继的创业者们。

网上常开玩笑说,留给共享单车创业者们的颜色不多了,其实留给创业者的共享实物也不多了啊,继自行车、汽车、充电宝等共享经济之后,共享雨伞最近也是着实火了一把,连各大外媒也都开始对此事专门报道,原因却有点让人啼笑皆非:11个城市投放了30万把伞,短短几周时间内大都不知所踪。

美媒Vox可以代表一部分外媒的态度,那就是对于中国共享经济吹起的各种创业理想,并不十分看好。

1.jpg

当初创业时,理想很美好,在雨天打开手中的APP,就再也不会被地铁口10元一把的劣质伞打劫,但现实就是那些挂在定点取放处的彩虹伞,很少被送回来过。

据共享雨伞创业公司 E-Umbrella 表示,今年四月时拿到第一笔1000万的资金,在包括上海、南京和广州在内的11个多雨城市共投放了30万把彩虹伞。

大部分未被归还。

目前 E-Umbrella 的资金状态并不理想,每把伞的成本按照62元算,30万把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E-Umbrella 创始人赵书平却表示,他依旧会按照计划于年底在全国继续投放30万把雨伞。在采访中,赵书平提到这一想法是受共享单车的启发,既然自行车可以共享,那雨伞为什么不行呢?“人们都是受到无桩共享单车的启发,现在觉得大街上任何东西都能被共享。”赵书平笑道。

2.jpg

扫码开启雨伞

共享单车的发展势头很强劲,但也遭遇到了被破坏、私自盗取等问题。据《金融时报》报道,悟空单车仅存在了5个月,就因被损毁丢失车辆过多而倒闭。3V共享自行车的创业者投放了1000辆自行车,但四个月之后,能找到的单车仅剩几十个而已。

3.jpg

像赵书平一样,受共享单车思路影响而开始创业的人并不在少数。目前中国还有另外14家共享雨伞的创业公司。

但这种创业模式的不稳定因素很多,需要依赖变化莫测的天气状况和人们差劲的记性。中国许多城市夏天才是多雨季节,在其他季节时很难保证公司的利润。

从长远看,自己买伞更划算。以赵书平的共享雨伞公司来说,押金19元,收费半个小时0.5元。然而,一把伞本身也没多少钱,放在家中也不占什么地方,何必要去租呢?

共享经济的兴起让无数的创业者看到了财富诱惑,但在这其中,真正能看到用户痛点,满足市场需求的创业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观后感

已有5人参与

3票 2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