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6 07:58
饼饼编译
商业摩天大楼、豪华商店和餐厅林立在宽阔干净的街道两旁,这样的南山区简直可以媲美香港中环。
只不过,南山区在深圳,正对着香港拥挤的住宅区天水围,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中心之一。
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一颗璀璨火花,南山区将成为珠三角转变为粤港澳大湾区倡议的核心,把香港、澳门和广东九座城市的发展联动起来,形成在经济和社会上都更加紧密的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由9市2区组成
理论上讲,这个计划不费脑子,即可达成。
但残酷的现实是,这些城市的制度和文化差异太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准备做出什么改变,来促进它们一体化,创造可持续的合作环境,使其蓬勃发展。
李克强总理倡导的粤港澳大湾区计划在加强该地区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世界一流的技术中心。
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等世界其他湾区相比,珠江三角洲虽然没有发明iPhone,缺乏华尔街的吸引力,但它已经拥有部分类似的成功属性。
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去年IPO规模就以惊人的390亿美元排名全球榜首。打算向国际市场扩展的湾区公司,可以利用香港与外国市场互动的丰富经验,借助其金融基础设施来筹集资金、吸引投资者。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致力于加强湾区金融服务的连接,发展额外的跨境融资渠道。同时,作为离岸人民币的全球中心,香港有能力满足离岸人民币结算、融资和资本管理。
在创新方面,大湾区也极具吸引力。
来深圳追求梦想的山东人冷晓琨今年25岁,是乐聚机器人的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我之前在哈工大攻读博士学位,决定和一伙朋友开创自己的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事业,就在哈尔滨成立了公司。”冷晓琨说:“但很快就发现东北不太适合我们的业务发展,所以我们决定迁往深圳。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市场营销,那里都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和良好的经济价值链。”
冷晓琨
冷晓琨的公司生产家庭友好型机器人,会“交谈”,能为儿童和成人提供天气预报及烹饪技巧,还可以跳舞。自去年10月以来,公司已经卖出了数百万元的机器人,大湾区的构想将进一步推动增长,帮助其向海外扩张。
“我喜欢大湾区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上发展。”冷晓琨说道。
不止乐聚,腾讯、华为和大疆的总部也都设在深圳。
腾讯很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其发言人表示:“作为创新产业的一员,腾讯将从大湾区获益。像东莞这样的城市,在硬件生产方面具有优势,其标准甚至受硅谷认可。而香港有国际环境和国际教育,对海外人才很有吸引力。就像我们创始人马化腾说的,你有一手好牌,关键是看怎么玩。”
挑战与机遇并存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本月访问北京时表示,在大湾区概念和“一带一路”倡议下,香港将拥有“无限的机会”。
此前,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会见了香港工商专业联会的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
许多人认为,大湾区内的城市应该基于各自的功能定位,努力实现协调互补发展,带来互利共赢的结果。目前收集到的建议包括“如何促进人员、商品、资本及信息的流动,以及香港如何利用其独有的优势”。
但香港并不是唯一一个试图为自己争取最佳机会的城市。亲北京的香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议员陈恒镔称,湾区内的城市可能“相互竞争而不是合作”。
今年早些时候,陈恒镔在前香港特首梁振英的安排下参观大湾区,“大湾区计划让每座城市拥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它们正在制定各自的计划。”
中华总商会主席蔡冠深认为“香港需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规划”,应该把重心放在金融、商贸、航运和物流、仲裁以及创新培训五个优势领域。
蔡冠深
但香港立法会资讯科技界议员莫乃光不大相信大湾区的概念。
“香港市场完全对大陆公司开放,但大陆市场却不对香港公司开放。”莫乃光说:“比如,中国电信市场是不对香港公司开放的,数码通和香港移动通讯都不能进入大陆。”
蔡冠深意识到,如果大湾区的运作涉及三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和货币,中国需要做更多工作。
比如,相互承认专业资格、取消香港人在大陆逗留183天后按大陆税率交税的规定,以及允许香港车辆无需大陆车牌也能驶入湾区城市。
但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大湾区将成为一个可以旅游和工作的“一小时生活圈”。蔡冠深说:“我相信10年内,大湾区将成长为世界GDP最高的湾区。”
“一旦将大湾区概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香港的角色会变得非常明显。香港将发挥其在金融及国际商业经验的优势,成为这两项计划的中心。”香港城市大学理事会成员张俊勇说:“如果与广东九座城市紧密合作,香港的经济增长将有所改善,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政府在为促进一体化进行改革时有多大胆。”
大湾区缩影
香港公司与大陆的合作或许让我们得以一窥大湾区一体化未来将如何发展。
香港企业已经开始把深圳这样的城市作为研发和制造基地,相比香港,劳动力成本也较低。
“我们有很多程序员在深圳,月薪约1万港币,但如果在香港,就要2万港币,”香港m-Finance总经理林瑞麟说。“如果你想接触中国受众和客户,那大陆程序员对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就擅长得多。”
但林瑞麟也表示,深圳有很多公司也在竞争招揽同样的人才。“如果你遇到一个求职者,还没给出offer,第二天他可能就选择了另一份工作。”
对生产智能自行车头盔的香港创业公司Lumos来说,与其他大陆城市的融合则是发展业务的关键。
Lumos的CEO Eu-wen Ding说,深圳是他们的第二个生产基地。
戴着高科技头盔的Eu-wen Ding
“制造头盔需要来回两头跑,有问题立马得解决。现在我们深圳也有员工,不仅在成本上有实在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速度也大大提高。”
但香港科技园公司公司CEO黄克强认为,如果香港要充分把握这方面的机会,还需要做更多努力。
“大湾区的发展为香港科技界带来了巨大商机,”黄克强说。“产业和企业应该考虑通过技术创新对现有经营模式进行改革,社会应该对科技企业家给予更有利的支持,并接纳失败的初创公司。”
“我们应该有一种紧迫感,甚至开始认识到我们其实没有领先,而是处于落后的状态”。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