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8 18:20
宇治编译
共享单车、二维码、公众号、零售……中国更加666。
据GET资讯的云天弈媒体大数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9月18日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涉华新闻有:
第5位
彭博社: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转向中国
第4位
《财富》:通用因气囊问题在中国召回250万辆汽车
第3位
CNBC:皇家马德里助力中国版奥兰多旅游天堂
第2位
彭博社:中国为何如此自信?
第1位
《金融时报》:中国 vs 美国:谁在抄袭谁?
重点新闻摘要:
CNBC
皇家马德里助力中国版奥兰多旅游天堂
当地时间9月18日,CNBC网站发表题为《皇家马德里助力中国版奥兰多旅游天堂》一文。
与澳门相望的横琴岛,曾是牡蛎养殖区,如今被改造为中国最新的旅游天堂,当地房价在过去两年里翻了两番。有人将横琴岛称之为“东方版的奥兰多”。
从横琴岛可见,许多建筑楼盘开始拔地而起,扬起滚滚尘土尽管仍然在建。横琴岛上的主要观光景点长隆海洋王国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的到来。
上周,西班牙甲级联赛球队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宣布,将在横琴合作兴建12,000平方米的VR/AR足球体验中心,并计划将于2021年对外开放。
横琴面积相当于澳门的三倍,其改建能够加强港澳地区与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即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建成后,“一个小时内就能到达以上所有城市。”帮助皇家马德里打造虚拟现实中心的项目高管拉里·梁表示。
彭博社
中国为何如此自信?
当地时间9月18日,彭博社发表题为《中国为何如此自信?》一文。
文章称,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7月达到114.6点,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点。其实,中国是有理由自信的:官方公布的失业率降至4%,深圳、上海股市今年上升9个百分点,外汇储备上升,人民币表现强劲……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消费者期望指数7月达到117.4点,是1993年以来的最高点。
因为劳动力市场数据良好,加上经济走势强劲,衡量股市投资者和经济学家信心的指数也在最近攀升。
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才如此自信。
《金融时报》
中国 vs 美国:谁在抄袭谁?
当地时间9月18日,《金融时报》发表题为《中国 vs 美国:谁在抄袭谁?》一文。
文章称,中国科技公司渐渐摘掉了山寨的帽子,在新型服务和商业模式上成了领导者。这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市场和企业敢于尝试的精神,也得益于成长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新一代企业家(多是90后)。
文章称,在以下几个科技领域中,中国是开拓者:
共享单车:在无锁桩共享单车方面,中国是先行者,走在了英美之前。有投资人曾开玩笑称,阻碍共享单车进入中国市场的唯一障碍,就是没有颜色可选了。
尽管成堆报废的单车惹了众怒,当地政府不得不出台政策限制共享单车投放量,但这并不影响企业以相同的商业模式向美国等国投放。
二维码: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二维码是解锁数字世界的钥匙:扫码付款、扫码骑车、扫码加好友……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对方的个人信息,还干嘛费劲交换什么名片呢?
很多美国企业也意识到了二维码的便利。2015年,Snapchat 紧跟微信的步伐,推出扫码加好友、扫码上网等功能;今年,脸书在部分商店尝试推出扫码享打折活动;音乐流媒体老大 spotify 也采用了二维码技术,允许用户扫码分享音乐。
社交媒体:还是紧跟微信的脚步,美国信息软件 WhapsApp 推出了公众号。这是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的好方法。为了盈利,脸书旗下的这家公司推出了“认证”服务,从而让用户知道所关注的账号是否来自官方。
零售:当亚马逊豪掷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时,整个世界都倒抽了一口气。但亚马逊的中国对手还是走到了前面:阿里巴巴收购百货商店运营商银泰商业;京东也和亚马逊一样,将眼光瞄向实体店面,已经规划出大规模实体店面计划。
阿里巴巴将这一模式称为“新零售”,从线上和线下一齐方便用户。
下一个火起来的是?中国还在酝酿着很多科技创新,如手机支付,市值达8.8万亿美元。此外,在中国农历新年用手机支付软件“抢红包”这一创新模式,也被其他国家的类似软件采用。
其实,中国最火的,是教育。
去年,中国在科学、计算机、数学等领域培养的人才是美国的九倍,即使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这一比例也十分惊人。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还将诞生更多创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