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9 10:34
haihan编译
“再不带男朋友回来,就别叫我妈。”
宜家中国推广告涉嫌歧视“剩女”
瑞典家居零售巨头宜家最近摊上事儿了。他们在中国推出了一则广告,却引发了有关性别歧视的热议。部分中国网友质疑其情节有贬低女性价值及催婚之嫌。
在这部30秒的短片中,母亲告诫女儿:“再不带男朋友回来,就别叫我妈。”随后镜头一转,女儿携男友出现,她爸妈则画风一转,欢天喜地地用宜家家居将家里布置一新,最后打出字幕:“轻松庆祝每一天。”
广告中似有似无的“剩女”、“逼婚”等问题在微博上激起反响,不少网友不认同甚至对此感到愤怒,称之为:“性别歧视”或“三观扭曲”。
宜家发布道歉声明
10月24日下午,宜家家居发布了关于该电视广告的中英文声明,表示对“错误的印象”感到抱歉。声明称:“这则电视广告的初衷是鼓励人们轻松庆祝每一天,向大家展示如何将一个普通客厅变成一个充满庆祝气氛的环境。宜家还补充说,该公司“鼓励人们接纳多不同的生活方式”,“男女平等是宜家一贯倡导并在中国社会共同分享的文化和价值”。
宜家官方回复称,宜家已经与各播放平台进行了积极沟通,将这则25秒的广告撤下。
然而宜家的回复并没有平息网友的怒气,他们中的一些人发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广告来自一个瑞典品牌。一位网友说“这是来自一个重视妇女权利的国家,但宜家却能想出这样一则广告。”
西方媒体纷纷表态:中国女性被冒了
对此, 众多西方媒体进行了报道。
《赫芬顿邮报》发表了题为《宜家性别歧视广告告诉女性没有对象什么都不是》的文章,文章援引中国零售业咨询公司 Nofashion创始人唐小唐的话称,在中国涉及“民族主义和女性权利相关”的话题时,海外公司应“非常小心”,因为“这两个话题都高度敏感”。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宜家中国为性别歧视广告道歉》的文章中称,近些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反对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在年轻时不一定要结婚生孩子,未婚女性的话题变得愈加不好开口。
《财富杂志》于26日发表文章,题为《中国女性真地被这个宜家广告冒犯了》,文章称,中国女性结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严重性别失衡,男女比例竟达到了117:100。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女性则试图摆脱“剩女”这个贬损的称谓。然而宜家的广告似乎再次强化了“剩女”的陈腔滥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也越来越强势。
香港媒体《南华早报》于26日发表了题为《她们撑起半边天:世界上每10个白手起家的女性富翁里有6个是中国人》的文章称,2017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全球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有49位是中国女性,占全球总数的63%。 在女性能力日益凸显的中国,催婚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了。
文章综编自:多维新闻网,中国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