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游戏火爆“孤独经济”切中玩家心理

2018-01-26 16:48

小弈编译

“我的蛙此刻在干什么呢?”

“刚收割完门口的三叶草,我家的青蛙就给我寄来了明信片。”

“我家乖儿子是学霸啊,通宵学了一夜,啧啧,为娘好骄傲。”

“为啥我家呱娃子老宅着,得出去浪才有诗和远方啊。”

这几日,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小游戏刷屏了朋友圈,大人孩子都在玩,火爆程度超过了《王者荣耀》大有全民“养蛙”之势。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恋与制作人》与《旅行青蛙》(旅かえる)这两款养成游戏在不到短短一个月中爆火,大家的话题从“养男友”迅速转移到“晒青蛙”。

xF96gUaTyvphF7s.png

据了解,作为一款在去年12月初于日本上线的放置类游戏,《旅行青蛙》只有庭院和房子两个场景,玩家除了收割三叶草、为青蛙准备旅行便当外,与青蛙几乎唯一的交流只来自它出门旅行寄回来的照片和土特产,而青蛙什么时候出门与回家全是随机的。

就是这样一款“佛系”的小游戏,却在1月21日成功冲上了苹果应用商店中国区免费游戏榜第一名,甚至超越了《王者荣耀》和“吃鸡类”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旅行青蛙》这款游戏还没有开发出适合iOS系统的汉化版本,仍是一款全日文的游戏。

以往我们见到的游戏,多是一个指令对应一个动作,其语言和动作大多固定,带不来太多惊喜。《旅行青蛙》恰恰打破这一格局。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田园范儿的箱庭空间中,我们能够看到两种日本文化在游戏中融合,其一是由宫本茂所引领的电子游戏文化,其二是以“枯山水”为主的日本传统庭院文化,皆与“箱庭”有关。

70963-a-480x421.jpg

“箱庭”(はこにわ)一词源于日语,词典释义为“山水式或庭园式的盆景”,是指在小箱子、浅盆中人造的庭园式景观。游戏《旅行青蛙》就为玩家提供了这样一种人造景观。

为何受欢迎?

“人生如戏,生活和游戏有相似的地方。”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孙大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游戏可以模拟,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功能。

很多玩家在游戏中获得一些类似“老母亲”的体验,但需要保持清醒的是,从自动参与性来说,游戏比较随意,游戏中可以重塑现实,也可以退出,不喜欢了就删除,甚至还可以重新下载,而现实人生舞台是无法随便退出和重来的。

孙大强认为,手游是一种商业行为,所以会考虑到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d222c383e0a8d8f_w500_h337.jpg

在这款游戏中“青蛙现在在干什么是不确定的”,从心理学上来讲,正是这种不可预测的结果,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奖励系统保持在一种兴奋状态,玩家会很兴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追求低风险的,尤其对孩子,希望有一个比较确定的、稳定的结果。

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设计系主任陈京炜认为,从游戏设计角度来看,这款游戏运用了近年来流行的“模糊叙事”的方法,玩家在游戏信息较少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理解把“留白”部分合理化“脑补”,从而增加了玩家对游戏的感情。

另外,青蛙四处旅行,会拍摄不同照片,带不同的礼物回来,这实际上是利用了“收集要素”来提高重复可玩性,让玩家有了继续的理由和动力。

hZcRadcTqmGS5th_fuTEt_197.png

“这是一款女性玩家偏好的维护型游戏。”陈京炜分析,这对于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的当代年轻女性来说是一种解压的方式,但是如果在游戏中变成攀比谁家“儿子”去的地方多,带的礼物多,又会成为玩家新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注意

记者发现,随着游戏的火爆,一些山寨游戏和网售“外挂”也趁机蹭热度。

在App Store搜索“旅行青蛙”,会出现一款售价30元的游戏,这款游戏实际上是“青蛙版的跳一跳”游戏,下载此App后会收到强制性广告。

而一些自称能让玩家获得数量丰厚的三叶草的“外挂”服务,有可能会导致手机数据丢失、个人隐私泄露等后果。

另有一些“汉化版”和“无限四叶草”版本,有时会连弹广告或无缘无故下载其他App。

尽管问题接二连三,但这款游戏的热度似乎并未降低。

观后感

已有1人参与

1票 0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