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乐施会性丑闻持续发酵 慈善机构深陷信任危机

2018-02-28 15:19

小弈编译

日前,英国《泰晤士报》曝出著名慈善机构乐施会高层在2011年参与海地地震救援期间招妓的丑闻,另几家英国慈善机构也先后承认曾发生过有悖道德的事件,令英国社会为之震惊。

英国政府表示要彻查此事,并暂停资助乐施会,要求乐施会立即做出整改。

在调查过程中,更多有关乐施会员工、志愿者性侵的指控陆续浮出水面。

Haiti001.jpg

慈善机构问题层出不穷

丑闻曝光后不久,乐施会的一名前员工向《卫报》爆料,称乐施会员工曾在乍得涉嫌集体嫖娼。

这名员工表示,2006年乐施会驻乍得负责人罗兰·范豪威尔麦仑因为集体嫖娼受到了内部处分。

然而,范豪威尔麦仑并未因此有所收敛,此后又成为在海地乐施会驻地招妓的主要人员之一,他在2011年乐施会内部调查后辞职。

然而,在离开乐施会后,范豪威尔麦仑摇身一变,成为了另一家慈善机构“反饥饿行动”的团队带头人。

一位名叫海伦·埃文斯的乐施会前国际事务高管也向英国媒体披露,她在该机构供职期间,接触到了不少女性被迫与乐施会员工发生关系,以换取救援物资的事例。

但是,当埃文斯将这些证据提供给乐施会请求公正处理的时候,却遭到了无视和拒绝。

海伦·埃文斯披露,一名年仅14岁的乐施会志愿者受到了年长志愿者的性侵犯,而其管理人员却对此事视而不见。

她对媒体表示,非常担忧那些未成年志愿者与其他成年志愿者独处,因为乐施会并不会对其志愿者进行犯罪记录方面的审查。

联合国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由于救助组织对员工背景筛查不严格,性侵已经成为了一些国际慈善救援组织常年存在的问题。

为此,需建立国际援助组织员工注册制度。

oxfam-haiti.jpg

随后,“拯救儿童”“基督徒互援会”以及英国红十字组织等慈善机构,也纷纷承认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接到过多起有关员工性侵、性骚扰等案件。

全球最大的儿童慈善组织“世界宣明会”也被曝在参与海地地震救援期间,其员工用救助物资和现金来要挟受害者出卖肉体。

今年1月底,英国媒体还曝光了伦敦“总裁俱乐部”慈善晚宴性骚扰丑闻,在英国社会引发众怒。

慈善组织“拯救儿童”首席执行官沃特金斯表示,性剥削问题在西方慈善机构中是个普遍问题。

多年来,英国慈善委员会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偏向于“事后处理”而非“事前监督”。

TELEMMGLPICT000153728581_1_trans_NvBQzQNjv4BqpVlberWd9EgFPZtcLiMQfyf2A9a6I9YchsjMeADBa08.jpeg

慈善机构信用受损

英国是西方慈善文化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英国人常以慈善机构完善的行动框架和管理制度而骄傲。

英国舆论认为,乐施会丑闻折射了慈善机构的巨大管理漏洞,也引发了民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 

迫于舆论压力,在2月20日举行的英国议会质询上,乐施会首席执行官马克·戈德林表示道歉,副首席执行官彭妮·劳伦斯也于数天前引咎辞职。

乐施会等慈善机构的直接管理者——英国慈善委员会,代表英国政府行使对民间慈善机构的监管权,然而该机构在此次事件发酵中行动迟缓,也引发英国舆论批评。

_100083063_89516832-9302-4c74-9c61-d15e280f5005.jpg

慈善委员会被定性为一个“准司法机构”,有权对慈善机构不合规的行为进行调查,甚至取缔慈善机构。

此次乐施会海地丑闻被揭露后,乐施会辩解称,2011年时曾对此事进行内部调查,并将结果报告了慈善委员会,后者并没有对丑闻继续追究。

直到今年2月15日,迫于舆论压力,慈善委员会才宣布将对乐施会实施调查,英国舆论直呼“为时已晚”。

英国国际开发部则是直接给乐施会“发钱”的政府部门,事件发生后,也只能用“切断财源”来进行警告。

国际开发部大臣莫当特表示,“性剥削和虐待行为持续在慈善行业内存在,这实在卑劣”。

QQ截图20180228151520.png

在丑闻的影响下,仅仅在英国,就有超过7000人取消了对乐施会的定期捐赠。

观后感

已有0人参与

0票 0票 0票 0票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棒呆 深奥 枯燥 什么
给小编个吻 和小编聊聊 按在地上揍 这也叫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扫描二维码下载GET资讯

上瘾全世界的好新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