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13:50
小弈编译
经济学人14日撰文称,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估值或达800亿美元。此前,《华尔街日报》5月8日报道,小米公司目前为其香港首次公开招股(IPO)寻求的估值介于700亿美元至800亿美元之间,低于此前讨论的1000亿美元。
在中国,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像小米一样:2011年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后的一年内,年收入就达到10亿美元。中国媒体最初将小米称为“东方的苹果”。
分析师认为,小米计划在香港联交所进行IPO,融资100亿美金(招股书里还未公布估值和融资目标),但可能达到800亿美金的市值,该市值已经接近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910亿美金元的市值(百度是中国科技三巨头BAT中的一员,其余两员是阿里巴巴和腾讯)。
然而,18个月前讨论这些有些不切实际。
2016年,小米手机销量急剧下滑,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由第一名跌至第五。小米创始人雷军指责快速增长导致了供应链阻塞。其他观点则认为是公司过度扩张,从电饭锅到无人机,小米发布了许多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创造了一个可用手机操控的硬件生态系统。
去年,这些硬件和高性价比的手机销售额占到了小米总收入180亿美元的91%,但是却只贡献了8.8%的毛利率,相比之下,苹果手机的销售额则为苹果公司贡献了39%的毛利率。
很长时间以来,雷军的方法都是用性价比最高的价格把消费者吸引到小米的体系中来,从而通过互联网服务赚钱。上个月雷军宣布了一个令潜在投资者都震惊的消息:他的目标是将所有这些硬件的总体净利润率保持在5%以下。
小米表示,已经有140万的用户拥有超过5款以上的硬件产品。到2022年,小米期望开设1000个线下实体店,来售卖手机、笔记本和300多种小米的生活家居产品(主要由小米占股投资的初创公司来操作),实体店的收入能达到100亿美元。
从2015到2017年间,MIUI用户的平均收入翻了两倍。小米公司确实通过互联网服务和在自己开发的App上发布广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率,高达60%。
帮助小米上市的一位银行家称小米在印度的前景很好,潜力巨大,去年年底,小米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智能手机销量最高的厂商,这也是小米销量回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去年小米销量的28%都是来自于海外市场,高于2015年的6%。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第一季度小米销售的一半来自于海外,是寻求海外业务的中国公司中的一员。
如果最近的预测是准确的,这场IPO将会是继阿里巴巴2014年在纽交所上市后的最大的IPO。猎豹移动创始人傅盛称,“在不久的将来,也许BAT会变成ATM,M代表小米,将会取代其中的B—百度。”